大满贯

你的位置:大满贯 > 大满贯APP >

欧陆娱乐-注册赋能场景,让平台更有趣。

发布日期:2025-10-17 15:45    点击次数:156

左小麟老师对学生作品提出四点期待:一是思想有深度,避免泛泛而谈;二是专业有规范,逻辑严密、语言精准;三是表达有温度,从小切口反映大问题;四是内容有担当大满贯APP,传递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

欧陆娱乐

罗雪彤表示作为一名新闻学院的学生,她认为参与比赛是“将课堂所学与社会观察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她深受“红辣椒评论”平台及往届获奖作品启发,计划从“科技赋能农业”“青年守护乡村”等角度切入“中国农民丰收节”选题,展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力量,传递有温度、有厚度的声音。

李文芳同学认为,评论写作是新闻学子的核心技能。她表示,此次比赛是将课堂所学的“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论证”转化为实战文本的重要机会。她希望跳出“单纯批判或肯定”的二元视角,聚焦社会现象的“矛盾性”,结合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分析,使评论既有现实观照,也有专业深度。她强调,作为未来的新闻人,对“团播”等新兴现象进行“冷思考”,不仅是一次比赛任务,更是对行业健康发展的理性发声。

左小麟老师强调了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他指出大满贯APP,新闻评论是连接理论与实务、塑造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具有“思维训练”“能力提升”和“价值引导”三重功能。学院积极构建“课堂+竞赛”双轨融合机制,系统讲授评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鼓励学生将习作转化为参赛作品,实现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跨越。

多位同学依次分享了他们为本届大赛精心准备的评论选题与初步构思,选题范围涵盖文化传承、社会治理、青年成长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新闻学子对社会热点的敏锐洞察和深入思考。

任梓彤同学则将比赛视为“以赛促学”的契机。她希望借此提升从选题、论证到表达的全流程评论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在与全国优秀学子交流中拓展视野,为未来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她说,“对于这次比赛,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个引导我们关注社会、理性表达的重要课堂。在信息纷繁复杂的当下,学习如何基于事实、有条理地阐述观点,对我们新闻学子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机会。”

曹云雯老师详细介绍了“评论之星”大赛的赛程设置、参赛方式与往届成果。她指出,该赛事已成为全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希望同学们以赛促学、以评促思,在实战中锻炼观点表达与社会洞察能力。

新闻评论不仅是观点表达的较量,更是思想的碰撞和社会责任的担当。通过此次推介会,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参赛的意义与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用笔尖记录时代,用理性照亮现实,用评论传递青年声音,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推介会上,多位同学代表结合参赛作品的选题思考分享了他们对新闻评论的理解、参赛的初衷以及对参赛的期待。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3日讯(记者 汪敏星 通讯员 李文芳 宋奇岳)10月11日上午,红网第11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推介活动在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新闻学子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推动评论教学与实训平台的深度融合。新闻评论课教师曹云雯介绍了赛事基本情况并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大满贯APP,多名学生代表结合参赛作品的选题讨论参与交流,新闻学院副院长左小麟老师对活动给予关注和支持。







Powered by 大满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6